按五脏六腑归经应用中药,除了可调理体内失衡并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还可以互相补益,促进身体健康。中药归经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是制定中药处方和配伍的指导原则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是根据人体经络的分布和内外脏腑的功能联系,将中药归纳分类,指导中药的应用和配伍。
中药归经可分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三种分类方法。
五脏六腑归经:中药按其性味、功效归属于五脏六腑的相应经脉中,故有仲景所述的“五脏六腑各有所主”的分类方式。按五脏六腑归经应用中药,除了可调理体内失衡并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还可以互相补益,促进身体健康。
十二经脉归经:中药按其性味、功效归属于人体经脉,有助于了解中药的应用范围和对疾病的作用机理,以达到针对性治疗疾病的目的。
奇经八脉归经:这一归经方式是在十二经脉的基础上,结合了中药疗效和经脉的功用,把中药按其性味、功效归属于奇经八脉,以调整和平衡体候。
中药归经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是制定中药处方和配伍的指导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