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是常用的利湿药材,能够清除体内湿气,同时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所助益。脾胃虚寒患者一般会出现怕冷、腹部隐隐作痛、手足冰凉等症状。湿热患者可出现口干口苦、大便粘腻等症状。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保持体内清爽。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压。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药
脾胃湿热可服用的中药包括:黄连清胃丸、藿香正气丸和薏仁汤等。
脾胃湿热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口苦口干、胃痛胃胀等症状。在治疗上,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针对脾胃湿热,可以选用以下中药进行调理:
1. 黄连清胃丸
黄连清胃丸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适用于胃热湿重的患者。其主要成分黄连能够清热燥湿,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苦口干、胃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 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是中医常用的解表化湿药物,对于脾胃湿热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成分藿香能够芳香化湿,调理脾胃功能,对于湿热引起的胃痛、恶心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 薏仁汤
薏仁汤具有利湿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并重的情况。薏仁是常用的利湿药材,能够清除体内湿气,同时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所助益。
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主要是由脾胃虚引起的。中医来讲脾胃能运化水湿,即人体进食后的食物都由脾胃来运化,当脾胃虚运化功能不足时,湿热会聚集到脾胃中。当患者出现脾胃湿热时,在治疗及饮食上应多注意,可选择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淮山、大枣、薏米等;另外可以选择祛湿的药物如土茯苓、鸡丝藤等。脾胃虚寒患者一般会出现怕冷、腹部隐隐作痛、手足冰凉等症状。湿热患者可出现口干口苦、大便粘腻等症状。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脾胃湿热吃什么好,脾胃湿热吃什么食物,脾胃湿热食疗
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保持体内清爽。还可选择清热、除湿等药食,如金银花、菊花、芦根、桑叶、竹叶、荷叶、苦瓜、冬瓜、丝瓜、芥菜、莲藕、鸭肉等。
另外,中医认为,脾有运化人体水湿的功能,脾胃好了,体内湿热得以运化,身体机能增强,湿热也就不容易入侵,所以,选择一些有健脾燥湿功效的药食辅助效果更佳,如淮山、薏苡仁、白术、芡实、莲子、党参、白扁豆等。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款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1、苦瓜薏仁粥
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有清热利湿之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清热排脓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湿;粳米益脾胃、除烦渴。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
2、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做法: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各适量。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横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略煎黄;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精盐调味供用。
功效:本食疗主治湿热等疾病。祛湿降浊,健脾利水。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