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执中的简介现任职于株洲工学院。建议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或附子理中丸内服,同时饮食方面宜清淡,禁肥腻,适当多户外运动。形体消瘦,吞咽困难,嗳气呃逆,胸骨后疼痛,口干微苦,大便燥结;舌质暗红,苔黄,脉细。证属痰瘀内结证者。吞咽梗阻,胸骨后灼痛,形体羸弱,口干苦,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交阻,热结津亏者。属阳气衰微,阴邪内盛,湿浊瘀阻之证者。
李执中的简介
现任职于株洲工学院。柏松堂传统药号中医顾问,《中医药时代》、《中国中草药宝典》、香港《经济时报》编委。出身中医世家,1952年随父李树荣公习医,深得真传,1957年考入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979年调湖南科技出版社,编辑整理《李聪甫医论》、《湖南老中医医案选》、《实用中医儿科手册》、《咽喉秘集》等六书出版发行,1980年调株洲工学院工作。48年来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经验丰富,造诣渊博。如用羚角竹片汤治中风,黄连泻心场治大吐血、参苓白术散加减治肾病综合征,黑归牌汤治白血病等,均获卓效;1978年创制“五五汤”治急性肾炎70多例,有效率98%,获市级“技术革新能手”称号;治心血管病常用化痰瘀、通心气善用檀香、菖浦,别具匠心;治肝胆病常用疏肝浊、滋肝阴善用柴胡、柏仁疗效卓著。
去看中医,医生说有脾虚湿阻症,中药,怎么办
你好:你所讲的脾虚湿阻症是指湿邪阻滞中焦导致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建议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或附子理中丸内服,同时饮食方面宜清淡,禁肥腻,适当多户外运动。中医如何治疗食管癌?
(1)痰瘀互阻型方药:沙参、丹参、佛手、瓜蒌、荷叶蒂、山豆根各15g,麦冬、川贝(碎)、郁金各12g,半夏10g,威灵仙、半枝莲各20g,白花蛇舌草30g。
适应证:食管鳞状上皮癌。形体消瘦,吞咽困难,嗳气呃逆,胸骨后疼痛,口干微苦,大便燥结;舌质暗红,苔黄,脉细。证属痰瘀内结证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痰热津亏型
方药:北沙参、丹参、威灵仙、半枝莲各20g,麦冬、昆布、海藻各15g,贝母(碎)、桃仁、柿蒂各12g,白花蛇舌草30g,三七(碎)8g。
适应证:食管癌。吞咽梗阻,胸骨后灼痛,形体羸弱,口干苦,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交阻,热结津亏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肝气犯胃型
方药:半枝莲30g,银花20g,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瓜蒌各15g,鸡内金、元胡、花粉、牡蛎、山豆根、焦山楂、丹皮、栀子各9g,郁金、大黄各6g,重楼10g。
适应证:食管癌。肝气犯胃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4)湿浊瘀阻型
方药:淡附片、干姜、桂枝、党参、橘红、半硫丸(分吞)、生大黄(后下)各10g,葛花15g,丁香、青皮各6g,砂仁3g,土茯苓30g。
适应证:食管癌。噎哽,恶心或吐,纳呆厌食,胸闷胀,口干不喜饮,便秘,胃寒肢冷;左脉沉弦,右脉沉细而涩,舌质淡泛紫、积雪白苔。属阳气衰微,阴邪内盛,湿浊瘀阻之证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