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有53卷,收录草药约1892种,其中药物683种,草本药925种,动物药157种,矿石药127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草药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的编写用了长达27年,历时20年著成,是我国古代草药学的一部奇书。《本草纲目》对中国古代医学及草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草药学书籍,由祖籍四川的李时中所撰写。全书共有53卷,收录草药约1892种,其中药物683种,草本药925种,动物药157种,矿石药127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草药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的编写用了长达27年,历时20年著成,是我国古代草药学的一部奇书。全书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上卷收录了动物药,中卷收录了植物药,下卷收录了矿石药,附录部分介绍了药品的制法、功效及使用方法。
《本草纲目》系统地对各种草药进行了分类整理,详细地描述了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贮藏、加工、使用方法等。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草药的功效与作用,对草药的药理、药效进行了阐述,并搜集了大量的药方,供读者参考。
《本草纲目》对中国古代医学及草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丰富了草药学的知识储备,提供了草药的分类依据,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起到了指导作用。它也成为后世医学家和药物研发人员的重要参考之一,对于推动药物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