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指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配合制制的药物。
中药是指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配合制制的药物。以下是中药常用的名词解释:
1. 药材:指指供制药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
2. 药效:指药物治疗、预防、改善、调节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作用。
3. 配伍:指将多种药材按一定比例和方法混合使用的过程。
4. 方剂: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及诊察结果,选取药材,按比例配伍制成的剂量适宜、用法安全的中药处方。
5. 临床应用:指中药的医学应用,它既可以单方使用,也可以复方配合使用,多用于病人的诊治。
6. 煎剂:是制备中药剂量的一种方式,将药物加水煎煮,过滤取药液,称为煎剂。
7. 药性:指中药材性质的特点,如寒、凉、温、热等。
8. 中药制剂:指将中药材制成一定剂量,便于患者口服或外用的剂形,如丸剂、煎剂、散剂等。
9. 药理学:是药物对人体生理、病理、生化等变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10. 保健功效:是指中药药材具备的保健作用,如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11. 药房管理:指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储存、保管、分类、销售、处方等管理工作。
12. 中成药:是指用中药、配伍成药材的混合物制成的常规剂型,如膏、丸、散、片等。
13. 远古经典:指中医发展历程中流传下来的经书,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