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针灸:中医重要疗法之一,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具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的功效。
1. 五脏六腑:由心、肝、脾、肺、肾构成的五个脏器和由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囊构成的六个腑器。
2.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经脉与气血循行,络脉与气血渗透有关。
3. 气血:中医概念,指气和血,体内的生命能量和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
4. 阴阳:中医哲学基础,肯定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和对立性,是中医病理学、治疗学、调摄学等学术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5. 中药:中草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统称,是中医临床学和中药学的核心内容。
6. 针灸:中医重要疗法之一,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具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的功效。
7. 推拿:指利用手部、体位等技巧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有助于调整身体机能,改善症状。
8. 拔罐: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用罐罩住皮肤部位,用吸气来制造负压,使皮肤被吸起,达到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的作用。
9. 水疗法: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水温、水压、水质等因素的调节,来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如温泉疗法、水疗、药浴等。
10. 食疗:通过合理的饮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是一种中医疗法,如中医养生、保健食品、中医膳食疗法等。
11. 精神调养:通过心理疏导、精神锻炼等方式调节精神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如中医心理治疗、精神排毒等。
12. 康复训练:通过运动、物理疗法、人工辅具等方式来康复治疗疾病或加强身体的功能,是一种中医疗法,如中医康复治疗、中医体育医学等。
13. 中医诊断学:指中医理论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精神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判断疾病原因,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学科。
14. 中医治疗学:指中医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行病因病机、阴阳平衡、气血调节等方面的治疗学科。
15. 中医养生学:指中医理论将健康、长寿与生命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身体状况、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等方面,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