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百科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诊断原则

时间:2024-04-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中医百科

有些疾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因素有关,不注意这些会给诊断带来困难,甚至误诊。同样一个病人,不同医生通过望诊或切诊,所获得的证候量会有不同。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诊断原则

【审查内外】

  所谓内是指五脏六腑,主要是五脏;外是指外在的表现,如精神情志,起居活动,五官七窍,躯干肢体等等。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通过经络系统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通过人体的体表五官与外界发生联系、沟通。外界的变化会通过体表五官,再通过经络影响到五脏,比如看见或听到恐怖的事情会心悸,皮肤受冷会鼻塞、喷嚏;内部五脏的病变异常也会表现到外,如脾胃功能异常会口臭、口腻、口苦,肝的功能异常会胸胁不适、目眩耳鸣等。所以说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相应。

  这一理论应用到诊断学上便是审察内外。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会影响全身,全身性疾病会显现于某一局部;外部病患可传变入里,内部病变可影响到外面。精神刺激会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会引起精神活动的改变。所以一看到眼睛的病变,断不可认定病位局限于目。如目赤,可能是眼睛局部的病变,如异物损伤,但也可能是五脏病变在眼睛上的表现,如肝火、心火。忽视这一点,就事论事,就可能造成误诊。

  诊断疾病不仅仅要仔细检查外在的表现,还要通过外在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这就是审察内外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常用的部分。审察内外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在诊断疾病时不可忽略病人所处的外界环境,例如季节、地理、风俗、生活居处环境、精神社会环境等等。有些疾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因素有关,不注意这些会给诊断带来困难,甚至误诊。

  【辨证求因】

  辨证求因中的“证”作证候解。“因”有两种解释,或为病因,如六*、七情、饮食劳倦等致病原因;或为部分病理产物,甚至一些病理过程,而这些因素造成或加重了患者的不适。例如瘀血、痰饮、气郁等等。所以辨证求因,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种种有关病人的体征、情况,从而判断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经何脏,病程发展所处的阶段及趋势,以及疾病的性质等等,及时作出诊断,给治疗提供依据。

  比如说,病人自述发热,但单凭这一个症状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开不出方子。因此病人陈述的一些主观感受烈的症状,常常不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所以必须运用四诊的方法去收集,来判断证。

  例如,可以先了解发病经过,伴随症状;若病程短,有受寒史,发热时伴随恶寒坝u多属外感发热;若脉浮,苔薄测病在表,未入深;苔白,湿润属寒,苔少津或黄,或舌红咽痛则属热;若苔厚、腻,苔色黄、色棕等等,表示还有兼证。凡此种种,说明辨证按照中医的理论和经验,综合运用四诊,逐渐深人,找出病的特征、性质、病因,给治疗提供依据。

  所以说仔细辨证,才能做到对疾病具有真切的了解,诊断才能准确无误,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较高境界。

  【四诊合参】

  要做到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必须对病人作周密的观察与全面的了解,所以要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学习中医,不会只学四诊中的一诊便去行医。但是,从古到今,有那么些医生,诊断时明明用了四诊,却夸大了某一诊的作用,流传开去,误人不浅。比如看见病人强弱、老幼、男女(属望诊),可以了解患者的好发病、多发病;再结合前面的望诊可估计出病人的虚实、寒热,再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多发病、季节的多发病等等,以及病人的一些特殊表现如咳嗽、衣着厚暖等等,凭经验可大致推断出病情,作出诊断,或告曰望而知之,或告曰切脉而得知。流传开去,病人或病人家属往往以望而知之,脉而知之与否作为判断医生水平高低,而一些医生也以此自耀,造成误解。

  当然,对诊法的掌握有深有浅,有的工于望诊,有的工于切诊。同样一个病人,不同医生通过望诊或切诊,所获得的证候量会有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是,工于望诊的便不去用切诊,工于切诊的不去用望诊,四诊不合参,诊断就难免不准确。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显现有*也有假象,有的假在脉上,有的假在症上,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说法,不难想象,四诊不全,便得不到病人全面、详细的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误诊。所以《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四诊抉微》说: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二、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像。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辨证,辨证是中医学的精华,为了弄清辨证的含义,首先要掌握症、证、病、辨证等概念。
四、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将患者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中医诊断学要怎么学呢

要想学中医诊断学,首先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等”)。因为中医诊断学的理论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拓展的。

中医诊断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 1、四诊。即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2、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3、辨证。包括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推荐阅读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药品监管规定和政策;组织、协调、监督全国药品监管工作;批准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监督和管理临床试验;处理涉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投诉和举报;行政处罚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等。

  • 连翘败毒片嗓子疼可以吃吗

    连翘败毒片是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连翘败毒片不能直接治疗嗓子疼的问题,但它具有一定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嗓子疼痛。然而,在考虑服用连翘败毒片之前,建议您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特别是如果嗓子疼是由感染引起的。因为可能需要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抗生素。医生或药师可以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适合服用连翘败毒片或其他药物,并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 桃仁红花四物汤的处方

    桃仁红花四物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以桃仁、红花、茯苓、泽泻为主要药材。以上四味药材混合煎煮后得到桃仁红花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经血不畅和湿浊症状。但是,请注意,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合适的用药剂量和药物组合,并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副作用。

  • 开光的朱砂佩戴禁忌

    总而言之,佩戴开光的朱砂需要遵守一定的禁忌,以避免带来负能量或破坏其辟邪的功效。

  • 如何分辨朱砂的真假

    假朱砂可能会有粗糙或粉状的触感。假朱砂的密度较低,手感轻盈。需要注意的是,朱砂很容易被人工制造假冒,常见的假朱砂包括红铁矿、铅丹和化学合成物质等。因此,在购买朱砂时,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并与专业人士咨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是全国统一的中医师资格认证机构,负责颁发中医师资格证书,并对中医师的职业资格实施监管和管理。该中心负责开展中医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定考试标准和教材,组织考试,并对考试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还开展中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评估认证工作,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中医自诊app 找中医的好软件是什么?是否做过相关了解?

    是否做过相关了解?妙手中医APP的功能,就是帮助用户找中医,查药方啊。其功能强大,反响甚好,深得大家的喜爱了。有这方面需求,尝试了解一番。

  • 川芎粉的作用与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川芎粉的使用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不能盲目使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同时,川芎粉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过敏体质、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 川芎茶调丸必须用茶水冲服吗

    川芎茶调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川芎、白芍、当归等药材。茶水是传统的冲服方法,可以帮助将药丸顺利吞咽。相比于直接咽下药丸,用茶水冲服川芎茶调丸可以更好地保证药物的吸收和发挥功效。然而,如果个体对药物冲服有特别的需要或限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调整。无论使用什么液体来冲服川芎茶调丸,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用法,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合理使用中药制剂。

  • 玛瑙手链的功效与作用佩戴禁忌

    佩戴禁忌:1.孕妇禁戴:由于玛瑙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能量,孕妇应避免佩戴,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