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百科

中医内科(2021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中医内科学之肺系疾病)

时间:2024-04-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5 栏目名: 中医百科

所以,中医内科学,在当前的考试中以及今后的临床上都是重中之重。外感咳嗽一般忌敛邪留寇,不宜过早使用固涩药物。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

2021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中医内科学之肺系疾病


中医内科学是通过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后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之间有着桥梁性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在中医内科学的讲授和临床实习中,才能被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中医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从而更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所以,中医内科学,在当前的考试中以及今后的临床上都是重中之重。

肺系病证在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约为16分,占比约为19%,多考查疾病的病因病机、历史沿革、辨证要点、辨病、辨证及治法方药,相似证型之间的治法与方药或相同疾病之间的鉴别。重点考查:咳嗽、哮病、喘证、肺痈。我们在此把重点疾病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感冒

1.宋·《仁斋直指方》首先提出“感冒”病名。

2.病因病机:病因以风邪为主,病机为肺卫不固,卫表失和。

3.病位:肺卫。

4.分证论治: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感冒——助阳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咳嗽

1.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将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2.外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

3.内因: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嗜食酸咸甘肥,或进食海膻发物;情志刺激;体质虚弱(多以肾为主),或病后体弱(多以肺为主)。

4.病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5.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6.治疗原则:外感咳嗽治应祛邪利肺为主,邪去则正安。用药宜轻扬,当因势利导以宣畅肺气。外感咳嗽一般忌敛邪留寇,不宜过早使用固涩药物。注意化痰顺气,痰清则气顺。

7.分证论治: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或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1.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2.病机:痰为夙根,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3.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

4.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宿痰内伏于肺。

5.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清代李中梓在《证治汇补》中把哮病病因要点概括为“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

6.鉴别:哮指声响言,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喘指气息言,以呼吸气促困难为主。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7.分证论治:

【发作期】

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或生脉饮;

【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景岳全书》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提出了喘证的辨证纲领。“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2.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3.病理性质: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4.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常累及到心。出现面、唇、指甲 青紫,甚至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等危重局面。

5.治疗: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治在肺肾,以培补摄纳为主。

6.分证论治:

【实喘】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水饮凌心——温阳利水,泻肺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虚喘】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合蛤蚧粉。

五、肺胀

1.概念: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2.基本病机:本虚标实,肺、肾、心、脾脏气亏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互结为标,二者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复感外邪诱发,致气道壅塞,肺气胀满,不能敛降,发为肺胀。关键是肺叶胀满,不能敛降。日久累及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3.分证论治:

外寒内饮——温肺散寒,降逆涤痰——小青龙汤;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痰瘀阻肺——涤痰祛瘀,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参蛤散合补虚汤或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中医内科主治各科目占比

中医内科主治各科目占比均为20%,一共四个科目,详细介绍如下:

一、基础知识:

1、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2、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脏象五系统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三、专业知识:

1、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2、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四、专业实践能力:


1、治疗学是研究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门实用学科。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

2、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有指导意义。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

中医内科学怎么学

要学好中医内科学,首先要把中基、中诊、中药和方剂搞扎实,因为内科是前面几科的综合,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桥梁。

中医内科好学吗?

内科的基础中基,中药,中诊,方剂学会了内科就非常简单,中医内科不过是把之前学的东西其中的症状单独列出来作为现在看病的主要问题解决来排列了。
    推荐阅读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药品监管规定和政策;组织、协调、监督全国药品监管工作;批准上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监督和管理临床试验;处理涉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投诉和举报;行政处罚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等。

  • 连翘败毒片嗓子疼可以吃吗

    连翘败毒片是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连翘败毒片不能直接治疗嗓子疼的问题,但它具有一定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嗓子疼痛。然而,在考虑服用连翘败毒片之前,建议您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特别是如果嗓子疼是由感染引起的。因为可能需要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抗生素。医生或药师可以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适合服用连翘败毒片或其他药物,并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 桃仁红花四物汤的处方

    桃仁红花四物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以桃仁、红花、茯苓、泽泻为主要药材。以上四味药材混合煎煮后得到桃仁红花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经血不畅和湿浊症状。但是,请注意,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合适的用药剂量和药物组合,并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副作用。

  • 开光的朱砂佩戴禁忌

    总而言之,佩戴开光的朱砂需要遵守一定的禁忌,以避免带来负能量或破坏其辟邪的功效。

  • 如何分辨朱砂的真假

    假朱砂可能会有粗糙或粉状的触感。假朱砂的密度较低,手感轻盈。需要注意的是,朱砂很容易被人工制造假冒,常见的假朱砂包括红铁矿、铅丹和化学合成物质等。因此,在购买朱砂时,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并与专业人士咨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是全国统一的中医师资格认证机构,负责颁发中医师资格证书,并对中医师的职业资格实施监管和管理。该中心负责开展中医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定考试标准和教材,组织考试,并对考试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还开展中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评估认证工作,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中医自诊app 找中医的好软件是什么?是否做过相关了解?

    是否做过相关了解?妙手中医APP的功能,就是帮助用户找中医,查药方啊。其功能强大,反响甚好,深得大家的喜爱了。有这方面需求,尝试了解一番。

  • 川芎粉的作用与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川芎粉的使用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不能盲目使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同时,川芎粉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过敏体质、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 川芎茶调丸必须用茶水冲服吗

    川芎茶调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川芎、白芍、当归等药材。茶水是传统的冲服方法,可以帮助将药丸顺利吞咽。相比于直接咽下药丸,用茶水冲服川芎茶调丸可以更好地保证药物的吸收和发挥功效。然而,如果个体对药物冲服有特别的需要或限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调整。无论使用什么液体来冲服川芎茶调丸,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用法,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合理使用中药制剂。

  • 玛瑙手链的功效与作用佩戴禁忌

    佩戴禁忌:1.孕妇禁戴:由于玛瑙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能量,孕妇应避免佩戴,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