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黄帝内经》中提到“甲乙经”是指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之间的六条经脉,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这六条经脉被称为“甲乙经”。在针灸学中,甲乙经是常用的经脉之一,针刺这些经脉可以治疗相关的病症。
章
《黄帝内经》中提到“甲乙经”是指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之间的六条经脉,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这六条经脉被称为“甲乙经”。
在针灸学中,甲乙经是常用的经脉之一,针刺这些经脉可以治疗相关的病症。以下是甲乙经的针道。
一、手太阴肺经针道
1. 鲍氏针道
鲍氏针道是手太阴肺经的主要针道,位于手腕正中的桡骨侧缘上方,即手腕横纹中点的上1.5寸处。用手压摸手腕正中的凹陷处,凹陷处的上方就是鲍氏穴。
2. 少商穴
少商穴位于手心中央部位,距离第二掌骨之间的隆起处约0.5寸处。
3. 太渊穴
太渊穴位于手掌的中央部位,第二、三掌骨之间的隆起处。
二、足太阴脾经针道
1.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踝上方,距踝关节处3横指(大拇指至小指)处。
2. 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小腿上方,当膝盖弯曲时,在膝盖内侧横纹的上方2横指处。
3.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下1/3处、腓骨前缘1横指处。
三、手阳明大肠经针道
1. 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鼻外侧两侧,位于对称的两个穴位,与瞳孔的外侧缘连线相交的点。
2.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部,掌心向上屈肘,位于肘窝内,当两骨相接处。
3.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中央,距离两腕横纹之间的中点处,即阳手足之间。
四、足阳明胃经针道
1.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弯曲时,位于膝盖外侧的乌髭处,距膝盖下方3寸处。
2. 下关穴
下关穴位于脚背最下方,即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凹陷处,正下方。
3. 四白穴
四白穴位于大腿前外侧,距膝盖下方3寸处,与腓骨前缘平行。
五、手少阴心经针道
1. 视窗穴
视窗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的掌侧中央处,当中指尖与拇指第一掌关节相对时,触摸到的点即为穴位。
2. 青灵穴
青灵穴位于手心前方、小指掌心的第5隆起处。
3. 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心背侧,位于掌骨后方的中线上,距第三掌骨掌向1个横指的凹陷处。
六、足少阴肾经针道
1. 大钟穴
大钟穴位于足背部,当足背屈曲时,第二、三趾跖骨中间的小隆起处。
2.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踝关节骨突上3寸处,胫骨内侧缘前方。
3. 阴包穴
阴包穴位于足背部,距足背前缘小趾侧下方半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