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疛风湿痹、脱痛、心悸等病症。主治肝胆病、月经紊乱、眩晕等病症。-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距踝内侧3寸,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穴位。
针灸甲乙经是经络学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针灸甲乙经的重点笔记:
一、甲经 甲经又称手厥阴经,起于手指内侧的尺泽穴,从前臂内侧向上至肘部,再过阴虚、内关、天府穴,循臂内侧上行至臂窝部,再沿乳房下缘上行至胸部中央,汇入心包经。主治疛风湿痹、脱痛、心悸等病症。
1.主要穴位
-尺泽穴: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上1寸,有利于治疗心脏病、胸闷等疾病。
-阴虚穴:在臂内侧上缘上2寸,在治疗胃痛、消化不良、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疗效。
-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中央凹陷处,具有通经活络、健脾开胃、平喘化痰的作用。
-天府穴:在手腕横纹上3寸,是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
-期门穴:在前臂内侧,尺骨与桡骨之间,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穴位。
2.主治疾病
-心悸:内关、尺泽穴
-失眠:内关、神门、太冲穴
-腰痛:肾俞、命门、盲俞穴
-疑病症:内关、天府、厥阴等多个穴位
二、乙经 乙经又称足厥阴经,起始于足大趾的隐白穴,沿足内侧向上至内踝,再走向小腿内侧,过大敦、尺泽、三阴交等穴位,经股内侧进入下腹部,最后连接至肝经。主治肝胆病、月经紊乱、眩晕等病症。
1.主要穴位
-隐白穴:足大趾的外侧踝关节处,治疗头痛、耳鸣等症状。
-大敦穴:在小腿内侧的凹陷处,是治疗慢性胃病、便秘等疾病的常用穴位。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距踝内侧3寸,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穴位。
-曲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是治疗腰膝痛、水肿、发热等症状的穴位。
2.主治疾病
-失眠:神门、心兪、足三阳经穴位
-胃痛:大敦、然谷、关元、气海穴
-口干口渴:神门、液门、曲池穴
-脚气:期门、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位
以上是针灸甲乙经的重点笔记,针灸师需要熟悉各个穴位的作用和主治疾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