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对症状较明显的穴位如委中、翳风、内关等进行针刺和捻转法,再用以些微度旋转为宜。还可通过推动针身、加强入针等手法,以达到提高经脉疏通、血液流通的效果。
1. 散结平肝针法
针灸穴位:风池、太渊、胆经穴、委中、翳风、内关、液门、丰隆、太冲
针刺方法:选取以上穴位进行针灸刺激,首先以散针法在风池、太渊、胆经穴、液门等8个穴位上进行扎刺,用力不要过沉,时间不宜过长。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对症状较明显的穴位如委中、翳风、内关等进行针刺和捻转法,再用以些微度旋转为宜。
2. 清热凉血针法
针灸穴位:大杼、心俞、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中极、神阙
针刺方法:选取以上穴位进行针灸刺激,需先在气海、关元、中极等穴位中为主穴,进行少量灸炙,以达到温通经脉的作用,随后在三阴交、足三里、大杼、心俞等穴位进行针刺,主要用捻转法,以使其产生一定的回针感。
3. 行气活血针法
针灸穴位:血海、命门、中脘、大椎、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血海、百会
针刺方法:选取以上穴位进行针灸刺激,主要以拔针法为主,可经过柔柔的拔断操作,或中线绕圈等操作,以加强穴位刺激效果。还可通过推动针身、加强入针等手法,以达到提高经脉疏通、血液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