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信息

中医学基础知识300个考点

时间:2023-07-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中医信息

1.五脏2.六腑3.脉象4.经络5.阴阳6.气血7.病因8.病机9.病理10.病证11.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12.内因分为先天和后天13.外因分为寒热、湿燥、风、火、毒五种14.下列哪项是中医四气学说中的“气”:阳气、阴气、中气、外气15.五官16.五官对应的脏腑17.东西南北中五方18.经区19.脏腑之气20.五德阴阳五行21.五脏所属的五行22.五味23.五色24.五声25.五官26.五志27.

1. 五脏

2. 六腑

3. 脉象

4. 经络

5. 阴阳

6. 气血

7. 病因

8. 病机

9. 病理

10. 病证

11. 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12. 内因分为先天和后天

13. 外因分为寒热、湿燥、风、火、毒五种

14. 下列哪项是中医四气学说中的“气”:阳气、阴气、中气、外气

15. 五官

16. 五官对应的脏腑

17. 东西南北中五方

18. 经区

19. 脏腑之气

20. 五德阴阳五行

21. 五脏所属的五行

22. 五味

23. 五色

24. 五声

25. 五官

26. 五志

27. 五腧

28. 五穴

29. 五系

30. 五神

31. 春、夏、秋、冬四季

32. 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33. 内六经、外六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34. 经外奇穴

35. 经气和络气的区别

36. 精气、形气、气血、阴阳、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37. 三焦

38. 臓膜

39. 脏互相关系

40. 病机分为虚实、表里、寒热、湿燥、风、火、毒七种

41. 牙染、长白、萎缩都是属于哪种病机

42. 萎缩病机通常出现在哪些脏腑

43. 中医的健康观念

44. 中医的病理学分为气血病、五官疾病、恶疾病、六淫病、七情病、五志病

45. 经、络、腧三者关系

46. 按摩、针灸、草药汤剂、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7. 放血、火罐、刮痧、耳穴疗法等中医治疗方法

48. 腹贴、揉肚子、艾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

49. 望、闻、问、切是中医四诊法,其中“闻”指病人的哪些状况

50. 中医的体质分类

51. 中医的诊断方法

52. 中医养生之道

53. 中草药常用的配方和功效,如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54. 中医疾病分类

55. 中医的治疗原则

56. 中医的辨证施治法

57. 中医的预防保健方法

58. 中医的药物治疗方法

59. 中医的饮食疗法

60. 中医的针灸疗法

61. 中医的推拿疗法

62. 中医的治疗疾病的思路

63. 中医的病因分类

64. 中医的治疗疾病的措施

65. 针灸的穴位选取

66. 推拿的手法技巧

67. 饮食疗法的注意事项

68. 家庭常备的常见中药材

69. 中药的药效和副作用

70. 适应症和禁忌症

71. 女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72. 男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73. 老年人的中医保健方法

74. 儿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75. 十大保健知识

76. 十大养生之道

77. 元气、元阳、元阴、元德、元素、元精

78. 中医药物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9. 中药配方的疗效和副作用

80. 病因病机与证候关系分析的方法

81. 虚实夹杂辨证的方法

82. 表里夹杂辨证的方法

83. 寒热夹杂辨证的方法

84. 湿燥夹杂辨证的方法

85. 治疗慢性病的方法

86. 养生的方法

87.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88. 病因的分类

89. 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

90.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药学的实践

91.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92. 触摸和听声的诊断方法

93. 气血和阴阳的关系

94. 风、寒、湿、热、火、毒等病因的病理研究

95. 中医药的剂量和用法

96.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主要原则

97. 中医经络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98. 中医诊断和辨证常用的方法

99. 中医治疗方法的分类型

100. 中医热病学的基础知识

101. 中医平衡饮食的原则

102. 中医对症治疗的方法

103. 中医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104. 中医按摩理疗的方法

105. 中医推拿的常用手法

106.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07. 中医整体健康保健的方法

108.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109. 中医医疗知识的普及

110. 中医常用方剂的疗效和适应症

111. 中药食疗的食材和功效

112. 中药美容的方法和关键点

113. 中药配方的组成和药效

114. 中药的炮制方法

115. 中药与现代药物的配合使用

116. 药性温和的中药的种类和功效

117. 中医应用于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

118. 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119. 中医养生与保健的常识

120. 老年人的中医保健法

121. 中药对肝脏的作用

122. 中药对肺脏的作用

123. 中药对肾脏的作用

124. 中药对胃肠的作用

125. 中药对心脏的作用

126. 中药对血液的作用

127. 中药对脑部的作用

128. 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

129. 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

130. 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

131.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

132. 艾灸的原理和方法

133. 中医药的鉴别和选用方法

134. 中医的情志学说

135. 中医的热量分类方法

136. 中医对于妊娠期、分娩和产褥期的保健方法

137. 保健按摩的方法

138. 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

139. 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140. 中药养生与美容的方法

141. 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方法

142. 中医对痤疮的治疗方法

143. 中医针灸的选穴方法

144. 祛风利湿的中医治疗方法

145. 消炎利尿的中医治疗方法

146. 活血祛瘀的中医治疗方法

147. 温阳补虚的中医治疗方法

148. 中药对贫血的治疗方法

149. 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50. 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51.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

152. 挑选中药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53. 中药与化学药品的协同作用

154.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方法

155. 中医的科学性与传统性

156. 中医治疗鼻窦炎的方法

157. 中医治疗血管炎的方法

158. 中医治疗神經病的方法

159. 中医保健丹方的种类和功效

160.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方法

161. 中医调理女性病的方法

162. 中医对感冒的治疗方法

163. 中医治疗风濕病的方法

164. 中医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165. 板蓝根对细菌感染的疗效

166. 苦参和灰黄术对真菌感染的疗效

167. 黄连对胃肠炎的疗效

168. 红花和冬青对肝病的疗效

169. 香附、苍术和半夏对肠胃气滞的疗效

170. 升麻,当归和白芍对月经不调的疗效

171. 苣本淨因和黃羊骨对脚气病的疗效

172. 天麻和桂枝对头痛的疗效

173. 红参和党参对神经衰弱的疗效

174. 平日养生的方法

175. 中医对掉头发的治疗方法

176. 中医血糖调节的方法

177. 人体穴位的基本构成

178. 刮痧和拔罐的方法

179. 中医药材的食用菜谱

180. 中医疗法的常见病例

181. 中药美容法的常见病例

182. 疫情期间的中医防治法

183. 重点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法

184. 中医对肌肉疼痛的治疗方法

185.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

186. 中医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187. 中医对癫痫的治疗方法

188. 中医对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89. 药物过敏的预防和处理

190. 中医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191. 中医对痔疮的治疗方法

192. 中医对失眠症的治疗方法

193. 中医对咳嗽的治疗方法

194. 中医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方法

195. 中医对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196. 中药材的贮藏方法

197. 中医养生常用的民间偏方

198. 中医对肠胃毒素的治疗方法

199. 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200. 中医对高血脂的治疗方法

201. 中医对肝炎的治疗方法

202. 漱口的常见药物和配方

203. 中医养生心得

204. 中药材的精细加工方法

205. 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方法

206.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207. 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208. 中医对哮喘的治疗方法

209. 中药熏蒸的方法和功效

210. 中医对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211. 中医对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

212. 中医对湿疹的治疗方法

213. 中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214. 中医对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215. 中医对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216. 中医对贫血怎样预防及治疗

217. 膏方和丸剂的制备方法

218. 中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219. 中药材的芳香疗法

220. 中医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法

221. 中医对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222. 中医对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223. 饮食调理的常见偏方

224. 中药居家保健常用方法

225. 中医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226. 中医针灸疗法的原理和适应症

227. 中医散瘀止痛的治疗方法

228. 中医对鼻炎的治疗方法

229. 中药对血栓的防治作用

230. 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231. 肾亏丸、补肾丸、大补阴丸等常用中药配方解析

232. 中药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233. 中医对脊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234.

    推荐阅读
  • 牛黄上清丸能治新冠肺炎吗

    目前,牛黄上清丸并没有被证明能够治疗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权威医学机构的指导,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主要是支持症状缓解、提供支持性护理,例如给予足够的液体、用药控制发热和疼痛,维持血压和氧气供应等。如果有人声称某种草药或中成药可以治疗新冠肺炎,应该持怀疑态度,并遵循医学专家的建议。

  • 车前草对肝最好的中草药

    车前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认为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使用中草药之前,请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

    这些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当五行间的相互作用出现失衡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因此,中医治疗方法常常以调节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为基础,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 砭石的骗局

    砭石骗局是指一种涉及到假冒或欺骗性质的石头交易活动。砭石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将尖锐的石头按摩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利用这一理念来进行欺诈活动。他们可能会向患者收取高额费用,承诺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但实际上并不会有任何效果。为了避免成为砭石骗局的受害者,人们应该保持警惕并尽量避免轻信不明来源的医疗治疗方法。

  • 广藿香黄芪金银花泡水喝的功效

    广藿香黄芪金银花泡水喝的功效有:1.清热解毒:广藿香、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对于感冒、咽喉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产妇饮食大全食谱大全

    产妇饮食大全:早餐:1.燕麦片配牛奶和水果2.粥和煮鸡蛋3.有机全麦面包配花生酱和香蕉4.豆浆油条午餐:1.清炖鸡汤配米饭和青菜2.煮鱼片配蔬菜沙拉3.手抓饭(糙米饭、煮鸡胸肉、蔬菜和自制沙拉酱)4.紫薯小米粥配蔬菜炒肉晚餐:1.煮鸭汤配黑米饭和蔬菜2.清蒸鲈鱼配米饭和豆腐汤3.素炒菜配红薯米饭4.烤鸡胸肉配熏鲜藕汤和酸奶加餐:1.坚果和水果拼盘2.酸奶和无糖饼干3.燕麦饼干和甘薯泥注意事项:-多

  • 舒筋活络食疗大全

    同时,舒筋活络也需要结合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湿气最怕一味中药

    中医中,湿气被认为是一种病理体质,可以导致各种不适和疾病。虽然一味中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湿气问题,中医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复方中药,即多种中药的组合。这样可以通过药物的配伍相互强化疗效,并且能够更好地调理体质,减轻湿气带来的不适。此外,还需要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运动和改善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在接受中药治疗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针灸的作用与危害

    3.增强免疫力: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调节身体的内部机能,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循环,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决明子有啥功效

    决明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中。它具有滋阴明目、明瞳开窍的作用,可减轻眼睛疲劳,改善视力。通过清除体内毒素和积聚物,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其他肠道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决明子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反应。如果有特殊疾病或使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