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包括经脉、络脉和穴位,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治疗注重对病机的研究和判断,通过调整人体机能,消除病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治疗强调病与人的综合特征,而不仅仅关注疾病的症状。
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五行学说:指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五种物质,与五种气息、五种颜色、五种味道、五脏六腑、五形六神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2. 阴阳理论:阴阳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代表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天地、阴阳柔刚、阴阳消长等;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导致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
3. 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气血运行的通道,称为经络。经络包括经脉、络脉和穴位,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病机学说:中医认为病情的发展是因为人体内部各种因素的作用产生的,称为病机。中医治疗注重对病机的研究和判断,通过调整人体机能,消除病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与药性、功效以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的科学。中医药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草药的煎煮、配伍等方法,使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6. 方剂学:方剂学是指中医方剂的制法、剂型、用药规律、剂量等方面的学问。方剂是中药的常见表现形式,是多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的药物组合。方剂制作精准、药味搭配、功效恰当,有利于药物的治疗效果。
7.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通过观察舌象、脉象、面色、眼神、声音、言谈等来判断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病机。中医治疗强调病与人的综合特征,而不仅仅关注疾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