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络的循行路线是中医学中对人体经脉系统的描述,经络循行路径与内脏联系紧密,通过气血的运行达到调节身体功能和维持健康的作用。
十二经络的循行路线如下:
1. 厥阴之经:脚足少阴肾经(源于足大姨穴,沿内踝上行,到膝盖内侧止)。
2. 少阴之经:手太阴肺经(源于指大陵穴,沿内臂上行,到肘内侧止)。
3. 太阴之经:脚太阴脾经(源于足大都穴,沿内踝上行,到膝盖内侧止)。
4. 厥阴之经:手阳明大肠经(源于指商阳穴,沿外臂上行,到肘外侧止)。
5. 少阳之经:足阳明胃经(源于足承山穴,沿外踝上行,到膝盖前外侧止)。
6. 太阳之经:手太阳小肠经(源于指少商穴,沿外臂上行,到肘外侧止)。
7. 少阳之经:足少阳胆经(源于足液门穴,沿外踝上行,到膝盖前外侧止)。
8. 太阳之经:手阳明背俞经(源于指肩井穴,沿臂外侧上行,到肩胛骨下角止)。
9. 厥阴之经:足太阳膀胱经(源于足涌泉穴,沿外踝上行,到腰部后面止)。
10. 少阴之经:手太阴心经(源于指少府穴,沿内臂上行,到腋窝下止)。
11. 太阴之经:足太阴脾经(源于足涌泉穴,沿内踝上行,到胸部前中止)。
12. 厥阴之经:手少阴心包经(源于指极泉穴,沿内臂上行,到心包所在地止)。
这些经络的循行路线是中医学中对人体经脉系统的描述,经络循行路径与内脏联系紧密,通过气血的运行达到调节身体功能和维持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