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诊断演练、案例学习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一、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起源、中医思想、中医四大经典、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治疗学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三、课程目标:
1.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中医的起源、中医思想、中医四大经典、中医诊断学和中医治疗学等内容;
2.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中医脉诊、舌诊、神诊、望诊和问诊等;
3.熟悉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等;
4.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治疗思想,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诊断演练、案例学习等。
五、课程内容:
1.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中医思想和理论基础
3.中医四大经典
4.中医诊断学
(1)脉诊
(2)舌诊
(3)神诊
(4)望诊
(5)问诊
5.中医治疗学
(1)中药治疗
(2)针灸治疗
(3)推拿治疗
6.中医整体观念和治疗思想
7.案例学习
六、教材:
《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基础理论》、《现代中医学》等。
七、考核方式:
1.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2.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
3.诊断演练:占总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八、参考书目:
1.郑钦安、张超俊等:《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李锐、王淑芬等:《现代中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
3.刘安立、张炳慧等:《中医四大经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